人生百年,立于幼学,幼儿教育一直是家庭的刚需,尤其在‘二孩’政策的开放,社会对幼托服务质量的期待在不断提升。
两会期间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,面对托幼服务困难问题:
1、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的提升,支持民办教育,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。
2、优化投入结构,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,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。
发展0-3岁托幼服务,要满足幼儿的托育需求,减轻家庭的托幼负担,就需要明确托幼服务的公益性、普惠性。
●去年5月,国务院指出,明确到2025年,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和规范体系基本健全,多元化、多样化、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体系基本形成。
●两会期间,海南代表团代表吕薇等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出了《关于将幼儿托育服务事业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建议》
●更有民盟中央建议,将0-3岁托幼服务纳入学前教育规划,加紧制定出相关政策的指导性意见,明确托幼服务体系的责任和义务。
例如建立公办社区托幼网点,倡导在社区开展“短时看护”服务,探索“社区化”、“就近化”的托幼服务模式。鼓励公办民营、公办民助、补贴社会组织和个人办园等多种方式开展。
同时,三岁以下幼儿身心发育不完善,容易有意外情况的发生。可设立婴幼儿托育意外保障制度,建立专项的托育意外保险,减轻社会托幼机构的经办风险。同时也可纳入医保作为新设险种之一,更有助于群众接受社会托幼服务。
当下我国将聚焦“互联网平台+创业单元”等新模式,托幼服务领域启动社会服务领域“双创”带动就业工作,获得双赢。
尝试推广线上线下托育、早教相结合的创新模式,推动托幼行业规范化发展,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,为托幼领域赋予新的结构模式。
例如,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其他平台推出线上课程,网络课程和微信公众号相结合,将托育师课程系统在线上呈现,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,加强培养更多的师资力量。
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,加强对幼儿托育全过程监管,让家长放心安心。
只有解决‘二孩’的生养问题,才能逐步打消适龄夫妇生育“二孩”的忧虑,助力托幼服务稳步发展,市民们都非常期待着托幼服务的全新构架。
注:部分数据和图片来源于网络